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洞见

新形势下政府及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及咨询业务机会

发表时间:2021-09-10 12:16

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政府事务咨询业务部   夏音如

作为非IT服务类的咨询公司,CIEC在数字化转型的大形势下,以管理咨询为基础手段,结合对数字化的研究理解,为客户提供转型全周期的咨询服务。

对于企业类客户,为客户提供判定公司数字化现状的全方位诊断,协助明确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制定总体战略;针对尚不满足数字化转型基础条件的企业,提供转型前辅导,协助客户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在执行阶段,可考虑协同IT服务类机构,以新价值为导向,甄选最合适的数字化技术作为锚点实施转型措施,提高客户数字化转型的投资回报率;同时,搭建企业数字化规划架构、组织架构等保障体系,从全局角度规划转型目标,制定中长期转型计划;后期与IT服务机构或研究机构合作制定评价模型,持续评估数字化转型的绩效,加强客户转型后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对于政府类客户,在前期提供国内外数字化转型案例研究、机制借鉴建议等报告,协助政府共同制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和制度保障;针对政府原有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组织问题和数据问题进行诊断,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目标;在政府推动数字化投资过程中提供财务顾问类服务。 

 一、数字化转型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先后颁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全面推进数据发展,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加快建设数据强国。2016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并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下,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按照可比口径计算,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名义增长15.6%,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7.85个百分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轨迹。在各行业因疫情停工停产时,数字经济依托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型互联网平台优势,助推企业复工复产,数字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和企业凭借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对冲疫情影响,成为提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更是6次提及数字化,突出了国家对服务业、金融、公共文化、政府治理、数字经济、数字中国等不同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数字化转型是目前我国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戴尔(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和路径》研究报告,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反馈的闭环,打通不同层级与不同行业间的数据壁垒,提高行业整体的运行效率,形成有价值的数字资产,构建全新的数字经济体系。通过赋能数字化转型主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经济转型发展。

二、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一)是打造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路径

伴随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爆发,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力量,已成为各国和大型跨国企业抢夺市场的关键生产要素。

国际方面,美国作为全球最早布局数字化转型的国家,近年来先后发布多项措施,提出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创新技术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先进制造业,保证先进制造业作为美国经济实力引擎和国家安全支柱的地位;德国则通过《数字化战略2025》强调以“工业4.0”为核心,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建立开放型创新平台,促进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创新;俄罗斯也将数字化转型视为实现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除此之外,英国、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相继提出数字经济及企业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相关规划举措,争先为本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赋能。

因此,我国只有立足国情,根据国内对数字化的实际需求,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的本质,通过数字化转型重构企业的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运营思维,才有机会抢占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制高点。

(二)是构建我国创新发展格局的有力途径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对目前正在转变的全球经济格局,只有通过数字化转型实践,才能进一步推动国内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培育新业态、新产业、新经济,全面打开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而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国,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制造业企业寻求业务突破的有力抓手,加快数字化转型,将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降低企业创新门槛和成本,加快构建实时、开放、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三)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全球各经济体已充分认识到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竞争的关键领域。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依托数字化转型,通过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企业更广更深融入并完善全球供给体系,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三、不同主体构建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和思路

(一)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

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直强调国有企业需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迅猛发展,主动把握和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引领和带动我国经济在这轮转型变革中占据国际竞争制高点。

2020年8月,国资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数字、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手段,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通知》指出“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纳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国企以切实行动,坚定推动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1. 国有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领域不断深耕,大型制造类国企加快推进生产经营数字化,着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多数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

根据《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可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目前来看,大部分中央企业及大型国企基本上都属于商业类,主要涉及到一些竞争领域和关键战略性行业,例如能源、航天等。公益类国企主要集中在地方上,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主,例如城市的水务、供热、城投等公司。

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深入,不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地方性国有企业,都呈现出一些共有的特征:国企混改需要加强集团管控力度;国企改革需要加强国资的在线监管;创建世界一流企业需要数字化转型提供发展新动力等。而不同类型及不同产业领域国有企业的特点和功能定位不同,对其而言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策略也不尽相同。

图片2_副本.png

图:不同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向

2.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数字化不只是工具,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决不是“搭建IT平台”这么简单,而是基于企业所在行业、所处环境、所负使命为前提,从业务结构出发,结合数字技术,持续提升企业运营能力,重构企业能力、重塑企业价值。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本质是利用在企业内部及产业链上下游流动的数据的优势,推动其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不断创造新价值,打造新动能,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数字化只是手段,转型升级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国有企业在布局数字化转型时,要回归企业的本质需求,从“降本、增收、提效”等企业核心目标出发,重点关注治理数字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层面。

治理数字化:聚焦于实现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数字化。大型国有企业规模大、业务条线多,数据在企业的流动不畅通。对于刚刚完成转型的国企来说,更是存在历史数据多源的问题,在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企业数据的贯通融合、共享应用带来很大挑战,亟需通过数字化做好“放管服”的集团管控。

产业数字化:聚焦于实现企业业务流程和产业领域的数字化。产业数字化具有很强的行业特性,不同行业在产业数字化方面的数字化转型重点千差万别。

3.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

(1)缺乏总体认识,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

并非所有国有企业都具备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而决策者对于数字化转型认识不足,如忽视企业客观需求和转型基础、盲目追求数字化转型、对转型认知的匮乏、对转型期待不够合理、对转型不够坚持等,往往是导致数字化转型失败的根本原因。

(2)治理体系和组织架构无法满足转型要求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组织的变化跟不上业务的变化。数字化需要贯通全产业链,对传统的管理结构和组织结构方式带来很大的挑战。

(3)业务流程重构决定数字化转型程度

对于业务体系较为复杂的国有企业集团来说,数字化转型涉及的技术复杂度呈指数及增加,不只是流程的信息化,往往涉及到整个业务体系的重构、商业模式的转变以及企业的重新定位,涉及大量新技术和现有业务、产业链的结合,制约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4)缺乏数字化人才

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能仅依靠IT部门或外部IT机构独立完成。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是懂业务的IT人员和懂IT的业务人员,而国企中普遍缺乏相关人才储备,在转型初期往往面临难以入手的尴尬境地。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首先在于管理者思维的转变,然后才是业务、管理和技术上的转型。

4.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路

第一,认清方向,避免盲目转型。

数字化转型的首要工作是通过全面剖析自身情况,明确两个问题:企业是否具备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条件,以及企业需要数字化转型来解决哪些问题。只有结合自己的业务痛点,才能通过转型实现竞争力的差异化。

第二,总体规划,局部试行。

对于规模庞大的国企集团来说,转型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中小型国有企业往往不具备足够的基础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因此,企业可在明确发展痛点和确切需求的基础上,以某一个或关联较为紧密的某几个业务部门出发,利用数字化工具,解决相应的问题,探索数字化对于成本效益的改变。

第三,选择适合的数字化工具构建企业数据平台。

在确定局部试行的基础上,决策者要思考采用什么工具来实现数字化转型。

数据的分散存储不仅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也给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应用带来很大困难。该阶段可通过合作专业IT服务机构,建设企业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全量汇聚,加快推动数据的融通及共享,为数据应用及共享服务提供基础平台。

第四,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推动数据充分共享。

数据质量是各国有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制约企业数据价值发挥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加强源头数据治理力度,建立切实可行的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夯实企业数据质量基础。

同时,推进数据充分共享。数据共享是数字化有效应用的基础,强化数据在企业内部的充分共享能够为各部门充分利用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对引导业务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第五,深度挖掘数据应用,更好发挥数据价值。

数字化的本质是发挥数据的价值。要结合企业自身数据特性,强化数据对业务的赋能,服务企业经营管理提升及业务创新发展,打造数据驱动的企业管理与运营模式。

第六,加强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很多公司在数字化转型的时候,过度关注科技,而忽略了组织架构和人才体系搭建。推到深水区的时候,最大的挑战还是人和组织的问题,而不是技术的问题。

(二)政府数字化转型

政府数字化转型是政府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必然选择,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改变低效的信息传递模式,重塑政府的业务模式、服务模式,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监督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以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1.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难点

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抓手。但是由于其涉及层面繁多,涉及内容庞杂,在实际发展中面临诸多难点。

一是体制机制和配套基础尚未健全。截至2020年5月底,全国32个省(区、市)有8个提出了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诉求,但大多数都处于规划部署阶段。

目前数字化转型还未得到各地政府的足够重视,往往是让信息技术部门作为主导力量,建设任务局限于信息系统的完善,导致建设碎片化。另外,政府数字化转型涉及方方面面,影响到政府、经济、社会各领域,目前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和工作体系,以及政策的不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二是数据治理面临瓶颈。数据治理既是技术难题,也是管理难题,政府在数据治理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数据割据。政府部门条形化、层级化管理衍生出的数据保护主义,在数据时代有增无减,很可能由“信息孤岛”走向“数据孤岛”。

三是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未有实质性突破。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开放程度首当其冲地成为第一难题。政府数据作为国家核心资产,对社会经济、政治和安全都有着决定性作用。但数据开放不是无条件的,政府要权衡数据开放和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开放时间和开放程度、满足社会数据开放需要和保护国家安全等多个方面。

2.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思路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政府数字化转型需要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做好全局统筹和战略部署。加强政务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政务数据治理体制机制,从数据质量、机制建设、模式发展等方面进一步释放数据潜能、突破部门壁垒、推进流程再造以实现政府跨部门行政协同,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全面提升政务数据管理能力。

实现政府数字化转型,政府相关领导人的数字素养具有重要影响。

需要在各单位内部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文化氛围。可依托各类教育机构和技术机构为政府人员提供优质的学习和培训机会,确保其它专业领域的人才能够掌握数字工具和技术。

第三,充分利用数据价值,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企业数据和居民个人数据对城市建设治理具有很高的价值。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和专业院校或机构合作,成立大数据研究院,用于解决大数据实践中呈现的深层次问题。

第四,加大技术投资,完善技术路径。

政府数字化转型一定要依托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数字科技,深入政府业务场景进行创新,以保证在较大流量压力下,依然能为上千万甚至上亿用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流畅的在线政务服务。

同时,政府数字化转型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政务数据的整合、开放、共享,构建人机协同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应用系统。

四、针对数字化转型相关业务的几点思考

尽管我国政府及大多数企业都已完成了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管理基础,但大多数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试水区。尽管数字化转型是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重塑价值链和行业生态,但其本质仍是业务流程与组织管理的变革,涉及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商业模式、业务产业链重构、组织架构优化、人才系统建设等方方面面。

在这一情况下,企业若仍只看重IT产品及新技术本身的功能,而忽视了转型前期的诊断分析、顶层设计及总体规划、中后期的保障体系搭建,是无法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切实摸索出最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的,这也是导致许多企业在进行高成本的技术投入之后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效果未能达到期待的重要原因。

 


 

 

洞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