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洞见

“十四五”时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之产业园区

发表时间:2021-09-10 11:27

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顾畅


所谓园区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一般是指由政府规划建设的,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且能够满足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需要的标准性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从最早的硅谷到深圳蛇口工业区再到新时代的中关村软件园、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园区证明了产业集聚有助于密切企业间的联系,节约交易成本,增强创新动能,形成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圈,最终推动效率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

“十四五”时期,现代化的产业园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也从简单的五通一平、标准厂房建设向产城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现代综合社区转变。需要从产业、产城、人才、运营四个角度构建现代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完善的科研、金融、交流互动服务,为人才提供个性化、舒适化、品质化的生产生活空间。

产业升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优化产业结构。现阶段国内许多产业园区依然处于缺少顶层规划设计、缺少主题定位、缺少进驻企业审查,简单追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发展阶段。同时对于在园企业也缺少动态考评和淘汰机制,导致园区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低下,难以承载大型新增项目,错失发展机遇。近年,各地政府逐渐开始重视土地产出效率,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将亩均税收指标列入地方发展规划。2020年5月13日,杭州市首宗以“控地价、竞贡献”原则成交的工业用地在“云”上落槌。控地价,意味着在杭州投资拿地,地价不高于长三角同类城市;而竞贡献,则让更具发展前景的优质企业获取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十四五”时期,现代产业园区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立足产业基础、区位优势,优化软硬件环境,围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构建园区竞争新优势。

图片7_副本.png

图片来源:杭州工业用地 “云上供地”

产城融合——规划引领产城边界逐渐淡化,实现融合发展。早期基础设施投资+招商引资的模式,使得园区与城市发展失去联系,园区生态环境不佳,内部缺少生活娱乐配套,员工白天在园区工作,晚上返回市区生活。新时代的园区已经逐渐采用产城融合发展的模式,张江高科技园聚焦城市服务、街道生活、个性化尺度与开放街区等方面的更新;中关村软件园则强调对科研办公条件、居住保障、教育及医疗、开放式公共空间、绿化设施等配套服务的优化。面向新时代,应当由规划引领,打破与城市割裂的面状园区形态,形成点状分布、产城交融的空间格局,同时将产业空间与城市生活相互融合,产业要素与城市协同发展,将园区转向社区化运营,塑造新型产业集聚区。在新时代产城融合发展方面,硅谷的做法值得借鉴。硅谷的每个城市片区均具有相对完整的科研、商务、居住功能,呈现出多核心式布局,核心园区间由“生态廊道”相互分割,再通过TOD交通系统相连接,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点状分布但又紧密连接的产城融合形态。

图片8_副本.png

图片来源:张江高科

人才服务——产业园区的现代性体现在企业员工的现代性。服务企业员工不仅是人本发展理念的体现,更是增强园区对企业吸引力的重要手段。现代产业园区的企业员工呈现出年轻化、国际化、文艺化、自由化,更加注重交流和生活品质等新趋势,这对园区的综合性服务和生态环境、艺术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园区注重艺术陈设,提供娱乐空间、亲子空间、运动空间。按照“一切有空间的地方皆能停留,一切能停留的地方皆能交往,一切有交往的地方皆有效益”理念提供便利的交流空间,促进园区企业合作和协同创新。“十四五”时期,应当从创造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出发,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为目的进行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为园区发展注入人的活力。

运营提升——由粗放经营向精致运营和企业赋能方向转型,强化园区企业网状连接。运营能力将成为未来产业园区最核心的竞争力。运营既包含为园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人才培训交流服务等基础能力,又包含塑造园区文化氛围、供给创新资源、提升企业间互动等进阶能力。

在基础服务方面,目前各地纷纷推行服务券制度,中小微企业可通过服务券换取政府采购的财务、法律、金融、咨询等多种企业服务。多数产业园区也都具备了以银行为主体,保险、担保、金融租赁等多领域并存的金融服务供给,提供“债权”+“股权”“线上”+“线下”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许多头部产业园区运营商成立资本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寻找有前景的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助力园区企业成长的同时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

在科技园区中创新资源的供给是创新集群形成的重要推力。园区运营商往往与行业协会、高校等组织合作,通过机制创新发挥着合作机构的作用。园区运营商应当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对内实现创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推动企业协同创新;对外则助力打通产学研间壁垒,协助完成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目前在产学研之间形成了包括高校部门、校办企业、高科技公司、园区运营商等多主体协同推动成果转化的局面。例如清华大学成立技术转移研究院,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多种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北航投资作为学校发起的企业,重点对青年创业师生和科技工作者进行投资、孵化与创业支持,开展科技投资、科创园投资与运营。由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竞赛的形式筛选具有创新优势和市场潜力的优质项目,并推动项目在产业园区落地,获得更好的政策、资金和运营场所等支持。这些成果转化主体和活动为园区运营商丰富创新资源供给提供重要的抓手。

现在产业园区是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高度集聚的载体,也是“十四五”时期各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产业园区应当制定清晰的战略规划,以规划引领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园区软硬件服务,向着产业现代、服务完善、三生融合、氛围融洽的现代产业园区不断前行。



 

洞见推荐